010-5971 3460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地质词汇翻译
  • 【地震横波】transverse wave 又称剪切波,S波。地震时从震源传出的一种弹性波,传播它的介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故称地震横波。它是使传播介质呈剪切或状态的波。横波经过时;介质的体积不变,但形状要改变,产生切变方式的变形;因流体的刚性模量等于0,故不能在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和气体中通过,只能在地球的固体部分中传播。

  • 【初至波】preliminary wave 由于各种地震波的传 播速度不同,传播到观测点的时间也就有先后。地震发生后,地震观测者最先接收到的波称初至波。因纵波传播速度最快,观测者一般总是首先接收到纵波。根据不同的波速和它们传播到观察站的时差等,可推算震源深度、震中距离。

  • 【 P 波】primary wave,P wave “地震纵波”的别称。

  • 【地震纵波】longitudinal wave 又称P波、胀缩波。指地震时从震源传出的一种弹性波。传播它的介质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故称地震纵波。

  • 【体波】body wave[  2013-12-26  ]

    【体波】body wave 指地震时从震源传出并能在地球内部向各方向传播的弹性波,它 包括地震纵波和地震横波。

  • 【地震震相】seismic phase 不同性质的地震波在地震图上的表现形象。由于地震波的性质不同(如P波和S波),或者性质相同但传播路径不同(如P直达波和由S波反射后形成的F波一SP波)在地震图上的表现也不同,即其震相不同。各种震相常用它们出现的开始点来识别,基本震相有P〔原生纵波〕S〔原生横波〕LQ〔拉夫(LOVE)波〕LR〔瑞雷(Rayleigh)波〕等几种。震相特征反映运动学特征(震相走时...

  • 【地震波初动方向】direction of first motion of seismic wave 指地震波到达地面时,地表质点的最初振动方向。利用初动方向可估计震中方位,推断震源机制等。

  • 【地震射线】seismic ray 地震波传播的途径,开始从震源传出时呈放射状向各个方向传播。地震射线的方向在从-种介质传到另-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

  • 【地震波】seismic wave[  2013-12-26  ]

    【地震波】seismic wave 地震时从震源处释放出来的部分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周围 传播称地震波。地震波分两大类型:一类能在地球内部传播的称为体波;另一类只能沿地面(界面)传播的称为面波。体波又包括纵波和横波两大类:纵波传播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使介质质点之间发生更替的张弛和压缩,一疏一密相间出现,所以又叫疏密波或压缩波,通常记作P波;横波传播时...

  • 【地震场】seismic field 地震时,地震波传播所及的空间范围,地震所产生的能量在地球内部的空间分布,称为地震场。

  • 【重力分异】gravitationl differentiation 是解释地球分层现象的一种假说。它认为地球内部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呈一定状态的分布,密度较小的物质上升,密度较大的物质下沉。这种按密度大小上升、下沉的过程称为重力分异,它发生在地球演化的全部过程中。因此,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由外向内依次增大,排列成许多同心圈层。

  • 【原子集合分异】atomic aggregation differentiaticn 是解释地球分层现象的一种假说。它认为地球内部物质由于原子集合作用而呈一定状态的分布。根据热力学相变理论与高温高压实验结果,推断地球内部物质在摄氏几百度至几千度,压强在数万至一百多万个大气压的条件下,在不同深度(恰好对应于某些物质相变所需要的高温高压条件)上产生相变。由于物质原子壳层上电子的重新分布,因而形成...

  • 【化学分异】chemical differentiation 是解释地球分层现象的一种假说。它认为地球内部由于物质分异作用而呈一定状态的分布,在地球处于熔融状态时,地核是亲铁元素(Fe、Co、Ni等)集中带;地幔是亲铜元素(Cu、Zn、Sb等)集中带;地壳是亲石元素(Si、Mg、cn、Ba等)集中带;大气圈是亲气元素(He、Ar、N等)集中带,因而形成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热场】geothermal field 指地表与地球内部的热分布。太阳对地球热辐射的影响,仅及地表以下三米左右的地方,所以、地球内部的热分布,包括温度分布和热流分布主要由地球内部的热源(富集在地幔上部的放射性物质蜕变与地下物质受巨大挤压而释放的热能)分布所决定。局部地区的火山带、温泉、地热异常区(又称热库)的分布则与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不均衡性有关。地热场的成因及变化规...

  • 【大地电场】teiluric electricityfield 指由电离层E层(高约100公里)中电流体系感应所产生的电场,是地电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地电场强度在地面上随时间、地点小时甚至更短的周期;幅度一般以毫&公里计算。陆地平均场强为20毫&公里,海洋为0. 4毫伏/公里,中纬度地区不超过10毫伏/公里,南北极可达1—10伏/公里。当极光出现时,大地电场变化剧烈。

  • 【自然电场】natural eleciric field 是地电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各种岩石的接触电位差,金属矿物的氧化还原电势、地下水与河流流动产生的过滤电势等组成。这类电场的分布范围较小,强度在几十毫W公里到1伏/公里之间,矿区及山坡丘陵地带表现得较为强烈。

  • 【地电场】geoelectrical field 主要指地表及地球内部存在的电场。 它主要由大地电场和自然电场两部分组成。地电场的强度与地下矿物资源分布、岩石受力状况有关,因此对找矿及预报地震具有重要意义。

  • 【发电机学说】dynamo theory 是解释地球磁场成因的一种假说。假说认为地球外地核中的导电流体介质存在热对流。若最初由于某种原因存在地球偶极子磁场,则导电流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就产生感应电场,跟一般的发电机工作原理相仿,故称发电机假说。导电流体的运动所产生的磁场被用来解释一些地磁场现象。 地球之发电机结构可用如图表示。

  • 【压磁效应】piezomagnetic effect 指岩石或矿物在挤压应力的作用下,其磁化率或剩余磁化强度发生变化的现象。以此可以了解地壳岩石受力情况及其变化。

  • 【震磁效应】seismo - magnetic effect 由于某些物质有压磁效应或磁致伸缩现象,从而,认为不仅大地震发生后会在局部地区出现地磁场的变化,而且在大地震发生前,由于物质遭受不同的挤压或不同的温度影响,也会使物质的磁性发生变化并反映为局部地磁场异常变化。因此,利用这种变化有可能预测大地震。还有人认为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与局部地磁场的变化是有联系的,并将这种联系统称为...

当前页:47/120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