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碛地貌】morainic topography 冰川堆积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泛称,主要有终碛堤、侧碛堤、鼓丘、冰碛扇和冰碛丘陵等。
【冰臼】moulin 在冰川作用范围内,由冰川内或冰川下的急流冰水携带石块快速旋 转冲击,使下伏的岩层产生旋涡状的深坑,称冰臼。这种螺旋状的涡流洞具有光滑的陡壁,洞底常遗留有磨圆的光滑球状漂砾。正常的溪流和瀑布也可形成瓯穴和跌水坑,但与真正的冰臼有所区别。
【冰原石山】nunataks 即峰顶凸起在冰面上,其余部分被冰层埋没的山体。它常见 于大陆冰川的边缘和山麓冰川地区。
【冰坎】cross-wall,riegel,rockbar 横阻于冰斗、冰窖出口或冰川槽谷的岩坎,是冰川谷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有时它两端有凹口,系冰川两侧的冰水下切而成。其中一个凹口叫风口,在冰退时暴露于岩坎上,另一凹口叫水口,常为现时水流通道, 系冰退时流水继续下切而成。冰坎的位置常由冰期前的河谷形T/J 态所决定,在河曲及峡谷地带冰川流速和冰层厚度发生变化,并导致冰蚀强...
【鼻山尾】crag and tail 冰川流经较大的基岩岗丘时,冰层未能全部把它覆盖,顶部露出冰面,迎冰坡及两侧均遭受冰流磨蚀,背冰面尾部堆积了冰碛物,牵延很远,整个岗丘形状如鼻。这种地貌叫鼻山尾。
【鲸背石】whaleback 是一种和羊背石形态规模相近的冰蚀地貌,平面呈长椭圆形, 最高点大致在椭圆形对称中心,长径与冰流方向一致,与羊背石不同处在于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相近,表明在共形成过程中冰川以磨蚀为主而缺乏掘蚀作用。在唐古拉山口东部,西藏东南部来古附近,见有发育在灰岩和板岩上的鲸背石,长约十数米,宽数米,高度小于宽度。
【卷毛岩】roche moutonnee 是羊背石的组合名称。指由成群的羊背石所组成的基岩丘陵地貌,宏观好象卷毛羊群。如我国西藏东南部来古一带,在冰川槽谷中,由灰岩和花岗岩组成成片的卷毛岩,高约数十米,长轴方向与冰川流向一致。
【羊额石】roche moutonnee 即“羊背石”。
【羊背石】roche moutonne 又称羊额石。基岩受到冰川侵蚀形成的孤立的石质鼓包, 形状与伏在地面的羊背相似,故名。它迎冰面低而仄,受冰川磨蚀成光滑面,有时见定向的冰溜条痕;背冰面受冰川挖掘破碎,陡而成阶槛状,其长轴方向指示冰川流向。
【冰笕】glacial chute 冰川从山坡向下运动时所造成的冰坡较窄,坡面成平滑的槽状斜面,坡的两侧伴有小岗沿斜面下延,此种冰蚀地形称冰笕。
【鱼脊】fish crest 即“刃脊”。
【刃脊】knife-edge crest,arete 又称鱼脊或轄脊。是两坡陡峻脊部尖薄,象刀刃或锯齿一样的山脊。它是由冰川作用时山岭两侧的冰斗和冰窖向后扩展,或两侧山谷冰川的谷坡后退造成的。
【角峰】horn 被三个或三个以上冰斗或冰窖包围的、岩壁陡立的金字塔形山峰叫做角峰。它是由山峰周围的冰斗或冰窖中的冰体向后啮蚀山坡而形成的。
【悬谷】hanging valley 以陡崖形式与主谷相汇的支谷。一般是在山谷冰川汇合时,因主冰川侵蚀力强,谷底深,而较小的支冰川的谷底较浅,故常形成悬谷。河流作用和构造、岩性的影响,有时也能形成悬谷,要注意区分。
【冰蚀谷】glacial valley 即冰川槽谷。此种槽谷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故又名冰蚀谷。
【幽谷】U-valley 即“冰川槽谷”。
【U形谷】U-shaped valley,U - valley 即冰川槽谷。山谷受冰川掘蚀,挫磨,横剖 面常形成“U”形,故名。
【冰川槽谷】glacial trough,glacial canyon 常称U形谷,又称幽谷。指从粒雪盆伸出 的冰舌在山谷中流动时,磨蚀和掘蚀冰床岩石而形成的谷地。谷底宽敞,两坡陡立,横剖面呈。形,与河流的V形谷有明显的区别;纵剖面有时呈阶梯状。其中常保存各种冰蚀痕迹、冰碛和冰水沉积。Linton (1963)将冰川槽谷分为四种类型:①阿尔卑斯型,冰川自成体系,源于冰斗或冰斗群...
【围谷】zirkustal —般指较大的冰窖。详见“冰窖”。
【粒雪盆】fim basin 即“冰窖”。
北京雅译翻译服务公司 版权所有 2003-2013 京ICP备10013847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泰福苑1区2号楼1单元1203 电话:010-85095237 传真:010-85095237 邮箱:yai@yaitrans.com
专业地质翻译首选北京雅译翻译公司!北京雅译是一家专业地质翻译公司、矿业翻译公司、石油翻译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矿业翻译、地质翻译和石油翻译,欢迎新老顾客前来咨询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