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乳】glacier milk 冰川中所携带的碎屑物质在运动中相互研磨成细粉,从冰川排水道及冰洞中涌出,含有悬浮的冰川粉使冰水河流呈混浊的乳白色,称为冰川乳或冰川浆。
【冰水】glacial water 由冰川融化产生的水,这种融化作用可发生于冰面、冰内和冰底。冰水活动在冰前区和消融区都是很活跃的。
【冰裂隙】crevasses of glacier 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冰层受应力作用形成的裂隙称冰 裂隙、常见于山岳冰川上。垂直冰川流向的裂隙称横裂隙,平行于冰川流向的裂隙称纵裂隙,与冰川流向斜交的裂隙称剁裂隙,环粒雪盆分布的裂隙称边缘裂隙。根据应力的性质可分为张性裂隙,剪性裂隙和冲断裂隙。
【冰山】iceberg 冰川的末端流入海洋以后漂流于海上的巨大冰块。冰山的侧壁近于 垂直,有时高度在200米左右。由于冰与水的比重相差极小,因此冰山的总体积的85 - 90% 在海水面以下。
【雪崩】snow avalanche,snow slide 山上的巨厚积雪,因受重力、融水等作用失去稳定,向下迅速滑动和崩塌的现象。雪崩有一定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同时破坏力也很强,对交通和居民点能造成危害。通过对它的研究,可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粒雪线】firn line 指冰川表层大面积粒雪的下限,大体上构成冰面上冰雪积累区和 消融区之间的界线。海洋性冰川的粒雪线与雪线的高度基本一致,大陆性冰川的粒雪线则略高于雪线。
【冰川冰】glacier tee 粒雪冰受压力排出气泡,而形成的冰川冰晶体。它由许多冰川 冰晶组成,呈浅蓝色。
【粒雪冰】firn ice 粒雪在热力和压力作用下,产生重结晶作用,粒雪合并变成含气 泡的冰称粒雪冰。
【粒雪】firn,neve 原始结晶形态的雪,在热力或压力作用下,经过融解再冻结而形 成团粒状的雪。由雪花变成粒雪的过程叫做粒雪化作用。
【古雪线】former snow line 地质时期的雪线,一般指第四纪雪线。因为第四纪冰川 作用造成的地形还有不同程度的保存,故可以根据不同冰期的冰斗底、冰窖底和某些计算方法等来恢复当时的雪线高度。第四纪的构造运动使山体升高或降低,又使反映古雪线位置的冰川遗迹改变了原来的高度,造成古雪线变形或变位。
【气候雪线】climatic snow line 假想有一个只受地区性气候条件影响,处在某一高度上的平坦地区,那里冬季的降雪在夏季刚好全部融完,若大于这一高度,则形成常年积雪,这一高度线就叫气候雪线。因为它是理论上假想的,故又称理论雪线。
【地形雪线】geomorphic snow line 地面实际可见的雪线。它是在山坡的坡向、坡度 和坡形等地形条件影响下,山坡上终年积雪在夏季也不全融化的最低界线。温度、降雪量和地形是影响地形雪线的三个主要因素。
【雪线】snowline 高纬度地区与高山终年积雪区与夏季最大融化区之间的界线。雪 线分气候雪线和地形雪线两种。
【固态降水量】solid precipitation quantity 大气中降落的固态水融化成液态水的总量,常用降雪量来代表。
【固态降水】solid precipitation 大气中降落的雪、霍、霰等固态水的总称。其中主要 是降雪。这些固体水融化成液体水的总量(以单位面积上的深度计),称固体降水量,常用降雪量来代表。
【冰川消融】glacial ablation 冰川融化、蒸发、升华所引起的消耗。粒雪线以上,冰川消融是微弱的;在粒雪线以下,冰川消融主要是融化产生冰水。
【磨蚀】abrasion 即“锉磨作用”。
【锉磨作用】abrasion 冰川运动过程中,由于本身的巨大压力使谷底及谷壁受到象推 锉和碾磨的过程,称锉磨作用。由于冰床底部的岩屑石块含量较多,锉磨作用更为强烈,往往在基岩面上留下冰溜面、擦痕及刻痕等遗迹。
【掘蚀】axcavation,glacial plucking 即“挖掘作用”。
【挖掘作用】glacial sapping 冰川向前运动推进时,使冰床的岩块象被耕犁开掘一般地挖取携带于运动的冰体内,这种挖掘过程称挖掘作用。此种作用在基岩节理较发育、冰下风化作用强烈的地段及冰川越过冰阶时,表现更为明显。
北京雅译翻译服务公司 版权所有 2003-2013 京ICP备10013847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泰福苑1区2号楼1单元1203 电话:010-85095237 传真:010-85095237 邮箱:yai@yaitrans.com
专业地质翻译首选北京雅译翻译公司!北京雅译是一家专业地质翻译公司、矿业翻译公司、石油翻译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矿业翻译、地质翻译和石油翻译,欢迎新老顾客前来咨询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