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71 3460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地质词汇翻译
  • 【活火山】active volcano 具有活动能力的火山。包括那些现在还在经常喷发的火山,如爪哇海上的梅拉皮火山,本世纪以来,平均间隔两三年就要持续喷发一个时期,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夏威夷岛上基劳埃阿火山、印度尼西亚的科罗火山以及菲律宾、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些火山等1983年都相继爆发,活动也很频繁,都是著名的活火山。活火山的喷发活动,具有周期性,总是有间...

  • 【火山鸣】volcanic rumbling 火山喷发时或在喷发的前后发出的音响,有的如雷鸣,有的如炮声。其发生原因不一,例如火山爆发时,从火口发出的声音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折射后形成的声音,或是由于火山地震时生成的声音。

  • 【火山温泉】volcanic hot spring 由于火山作用产生的温泉。它主要是地下的岩浆对地下水起了加热的作用,岩浆中分离出来的火山水加入地下水中,也能升高温度。这种温泉的温度常较高,含矿物质也常较多,可用于医疗及提取有用成分,以及利用其热能。我国台湾省大屯火山群和云南省腾冲火山群一带,都有许多温度很高的火山温泉。

  • 【火山海震】volcanic seaquake 因火山爆发而引起的海水剧烈扰动。

  • 【火山烈度】volcanic intenaity 即火山活动烈度。指火山活动产生影响的强弱,和地震烈度概念相当,但尚无成熟的烈度表。有的用爆发指数来表示火山烈度;也有仅以喷出物 (气体不计算在内)体积来划分的,有的分为大中小三等,也有分为从零度到九度十个等级。

  • 【爆发指数】explosive index 表示火山爆发强弱程度的指数。一般用一个火山或一个 地区的火山在一定时期内喷出的碎屑物的体积与全部火山喷出物的总体积(气体未计算在内)之比值来表示,因为火山爆发时,爆炸愈猛烈,产生的碎屑物愈多。它们的关系是:爆发指数=火山碎屑物体积/全部喷出物总值体积X100。如大西洋中亚速尔群岛的火山在1500年到1914年间总共喷出了约0.5立方...

  • 【喷发强度】eruption strength 指火山喷发本身能量的大小。它和地震时的强度概念相当,但目前尚无象地震震级那样成热的划分标准。现有人对火山喷发时释放的动能、热能进行计算,为划分其强度等级作了初步的尝试。

  • 【自爆发活动】auto -explosivity 火山喷出物在喷到地面后,内部残留气体继续释放,体积迅速膨胀所产生的爆炸活动。

  • 【火山爆发】volcanic explosion 有爆炸产生的强烈火山活动。喷出火山碎屑物是其特点,爆炸愈强烈,喷出的碎屑愈多。一般因岩浆粘稠,或火山通道曲折狭窄,或两种情况都有,火山通道堵塞不通,岩浆中的气体在地下不断分离蓄积,当增多到一定限度时,气体体积膨胀所产生的压力,便冲开通道,迅速大量喷出,体积同时急速地扩展,于是产生爆炸。

  • 【初始喷发】initial eruption 形成新火山发喷的活动,是在没有火山的地方首次出现的火山喷发。它可以继续多次活动造成突出地面的火山锥;也有尚未堆成火山锥就停止活动,仅在地面留下低平的火山口,甚至没有明显的痕迹留下。

  • 【火山喷发】volcanic eruption 岩浆物质从火山口中大量迅速喷出的现象,包括气体及水蒸汽的喷出、抛出碎屑物和流出熔岩等活动。这些物质在地下深处,是混在一起的,呈熔浆状态。在地壳中某些部位,由于地壳的强烈运动,发生断裂破碎,压力减低,岩浆就会向那里聚集,并有气体、水蒸汽从中分离出来,致使体积膨胀,推动岩浆沿地壳中的断裂向地面运移,直至冲出地面,产生火山喷...

  • 【火山喷发前兆】 eruption symptom,forerunning phenomena 预示火山将要喷发的自然现象。重要的现象有:地温升高,喷气孔活动加强,气体温度升高,喷出的气体中硫质增多,火山脉动加强,发生地震,火山及其附近地面出现微小的倾斜,地磁场发生特殊的变化等。这些现象都是火山喷发前高热的岩浆在地下大量聚集所引起。

  • 【火山现象】volcanic phenomenon 泛指岩浆到达或接近地表时引起的各种地质过程。狭义的火山现象,如喷火活动、喷气活动以及火山体的形成等;此外,如温泉作用、蚀变作用、矿化作用以及岩体的贯入等则属于广义的火山现象。

  • 【火山脉动】volcanic tremor 由于火山作用在地面产生的微小震动。它与火山地震不同,是一种长期持续、每次振幅大体一致的震动。多出现在岩浆为玄武岩质的火山地区。在火山爆发前,火山脉动的振幅常有增大的情况,是火山爆发的前兆之一。

  • 【隐火山构造】cryptovolcanic structure 即“潜火山构造”。

  • 【潜火山构造】cryptovolcanic structure 又称隐火山构造、雏火山构造。指在大致呈圆形的小区域内,岩石破碎、呈杂乱分布,外观上颇似火山作用的产物,但尚未发现火山性物质的构造;也有人认为是陨星冲击所形成的构造,但未找到足够的证据。

  • 【隐火山作用】subvolcanism 即“潜火山作用”。

  • 【潜火山作用】subvoicanism 又称隐火山作用、地下火山作用。泛指火山喷发前岩浆 在地下聚集所产生的影响,喷发后残留地下的岩浆,以及未能到达地面但已接近地表的岩浆体产生的影响等。潜火山的作用能使地面形态、地温、围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的成分和运动等发生变化,以及矿藏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火山作用】volcanism 火山活动及其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的总称。包括在地面的影 响和对地下的影响,例如,引起地震,改变地球面貌,形成熔岩高原、火山锥、火山地堑、火山构造凹地等地表形态,喷出碳酸气、火山灰和其他气体,改变大气成分及影响大气活动,分离出火山水,增加地球水圈质量;以及使地下水温度升高,造成温泉、矿泉、间歇喷泉;促进地球内部元素迁移,形成矿藏等...

  • 【火山旋□】volcanic cycle 火山活动强弱交替发展的变化过程。从全球的火山活动 来看,确有这种规律,但其原因还不清楚。对一座火山而言,更是总有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而它的喷发活动也总是有从开始喷发到活动加强又逐渐减弱直至停息的规律。这些具有周期性的变化过程,都可纳入火山旋迥的范畴,但是目前还是一个尚在探讨的课题。

当前页:67/120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